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“绿进沙退”二十余载,延庆筑牢首都西北防沙屏障-焦点速看

来源:北京延庆    时间:2023-07-05 03:21:00
仲夏时节,绿满妫川。 延庆区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杨凤华多年来养成了不睡懒觉的习惯,周末一大早就钻进旧县镇大柏老村附近的一片树林里。

这里,林深叶茂,树木的气息让人沉醉。“二十几年前,我就在这儿,垦荒滩,种树造林。”杨凤华对这片林情有独钟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左2为杨凤华

“那时候,冬季运客土,春季挖坑、栽苗、养护,一年四季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。”从沙石裸露、坑洼不平的荒滩,到枝繁叶茂、郁郁葱葱的林地,这正是延庆京津风沙源治理的缩影。从2000年起,22年间延庆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”完成造林近150万亩,实现了绿染妫川,也为首都拉起一道京西北绿色生态屏障。

杨凤华至今对2000年的春天记忆深刻。那年,华北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沙尘和沙尘暴天气,频率之高,范围之广,强度之大为建国以来所罕见。

“那沙尘起来,骑车走对面,远一点都看不清人。”同年6月,一场旨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——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。延庆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重点区县,开始了一场长达22年的人与沙的艰苦搏斗。

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把造林重点放在重点流域和区域,率先在主要河流、公路干线前山脸、风沙危害严重、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区推进。

“荒山人工造林、爆破造林、飞播造林、封山育林、退耕还林……”杨凤华掰着手指,数着当时的造林“招数儿”。还有,荒山配套造林、低质低效林改造、灌木林改造、补植补造、农田林网……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,大规模推进“应绿尽绿”。

玉渡山地段是爆破造林的重点地段。那里曾经沙石堆积、岩石裸露,立地类型以流沙和裸岩为主,工程难度也是历年少见。

“爆破造林区域海拔为546到860米。造林队先在岩石上凿个洞,利用雷管把炸药埋下去,再引爆炸药炸出树坑。”曾参与爆破造林的延庆区园林绿化局防火安全科科长罗海莲说,“后来,我们就逐渐使用钢钎、攒子、电锤、电镐等工具,以凿代爆凿石坑,这种方式虽然费时费力,但是对环境更友好。”

北京市延庆区爆破造林现场 北京市治沙办提供

树坑有了,造林队不顾劳苦、因地施策,发明了索道运苗机、陡坡PVC管道回土、铁丝网兜抬苗、水泵接力浇水等实用造林技术,采用了“生态垫治理流沙”“沙石坑铺地膜、盖膜、镇石、掺保水剂、苗木浸根”等一系列科技手段,硬是把一棵棵树苗、一株株攀缘植物种进石缝中。

京津风沙源工程 背苗上山 图源:首都园林绿化

绿色在一寸寸延展,6年时间,横跨龙庆峡、松山、玉渡山、古崖居的40里北山披上了新装。缓坡面上,黄栌、火炬枫、五角枫、紫叶碧桃等彩叶树种和沙地柏、油松、侧柏等常绿树种混交,峭壁陡坡处,洞穴植绿、坡面挂绿,一树一景,点绿成景。如今,40里北山已形成一片多树种混交,多层次、多色彩组合的生态屏障。

“现在,北山的这条路是有名的网红路了。”

罗海莲也参加了40里北山的造林工程。如今,驱车沿香龙路、古龙路一路前行,40里山坡青峦叠翠,春看烟树朦胧,秋有彩叶如画,四季有景,四时不同。

“看着这满山的植被、如画的风景,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植被稀疏、光秃秃一片呢。”罗海莲说,“当初,这片区造林时,就本着‘春花、夏绿、秋叶、冬青’的目标,要串联北山带多个景区。”

如今愿景成为现实,青绿染开来,一如天上星。一期工程持续到2013年,13年间,延庆顺利完成121.91万亩营林造林工程,森林覆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,从1999年的41.5%增加到2013年的56.5%,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数百万亩。

“通过封山育林,灌木林地从单纯的育灌型,发展成了乔灌草立体混交的稳定林分。飞播造林工程使偏远的人工造林不容易进行的荒山荒地,恢复了植被。一期工程完工后,延庆山区已经建成了京西北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。”延庆区园林绿化局林业科负责人王鑫说。

紧接着,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启动。拾遗补缺提质是二期工程的目标,延庆通过低效林改造、困难地造林、封山育林等工程打好生态“补丁”,提升森林质量,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。利用9年时间,延庆完成造林营林28.05万亩。京西北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阻塞了风沙进京通道,为首都的防沙治沙事业夯实了绿色基底。

“十年树木,何其不易。这20多年,我看着延庆的林子长起来,绿地多起来,环境好起来,沙尘天气从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13次以上,减少到年均2到3次,这两年,市民几乎感受不到沙尘天气了。”杨凤华抚摸着一日日粗壮起来的树木,无限感慨。

如今的延庆,森林覆盖率达到61.63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5.53平方米,在全市率先获评国家森林城市。天蓝气清、水绿山青的延庆,是名副其实的北京“后花园”和天然氧吧,市民的生态获得更充实也更可持续。

昔日,黄沙遮天蔽日紧逼京城,而今,绿色铺展首都美丽底色。从“秃岭荒山”到“绿水青山”,20余年京津风沙源治理,是一场绿进沙退的攻坚战,也是一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史。几代延庆人逐绿前行,为妫川大地披上风沙“防护服”,近150万亩森林勾勒出青山不墨千秋画的大美图景,在首都西北建起一道生态屏障,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标注鲜亮的绿色注脚。

编辑:王淼 文字:席瑞媛 近期必读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这是标题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养生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